1978年,美国税法修订,首推401(K)计划,创设了简化的雇员养老金(SEP)计划,并再次为IRA松绑、扩面。此次税法修订的最大贡献,就是创设了后来流行全美、风行全球的私人养老金模板——401(K)计划,因为401(K)计划首次允许雇员税前缴费,这极大地刺激了雇员主动参加私人养老金计划的积极性。

不过,由于401(K)实施细则迟至1981年11月10日才发布,因此,直至1978年税法修订三年后,401(K)计划才开始付诸实施,但其起步发展就十分迅猛。一年后,截止1983年初,几乎一半的大公司已开始提供或正在准备提供401(K)计划。

1984年税改法案规定,401(K)计划必须接受“非歧视检测”,以防止高收入雇员与低收入雇员之间福利差异过大。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进了401(K)的普及与发展。

为了便于小企业也能够创设401(K)计划,1996年《小企业就业保护法》专门针对雇员不足100人的小企业新推出了SIMPLE 401(K)计划,这使得401(K)计划在众多小企业中迅速普及。如果说,80年代主要是大企业普及401(K)计划,那么,90年代则主要是小企业普及401(K)计划。

在401(K)计划发展的主导下,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,美国私人养老金出现了两大发展趋势:一是待遇确定型计划(DB)向缴费确定型计划(DC)转化;二是DC计划向401(K)计划转化。

据统计,1984年,美国共有401(K)计划17303个,覆盖雇员754万人,总资产为971.5亿美元。1990年,这一组数据分别为:97614个,1954.8万人,3848.5亿美元;1996年,这一组数据分别为:230808个,3084.3万人,1.06万亿美元。2003年,这一组数据分别为:438000个,4240万人,1.9万亿美元。

美国养老金市场做大做强的经验借鉴

1949年,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精算师霍豪斯(Reinhard A. Hohaus)在一次社会保障论坛上,首次将美国养老金保障体系形象地称之为“三条腿的板凳”,这是美国养老保障体系架构目标的首次清晰表述,同时,它也是第一个提出构建多层次(三支柱)养老保障体系主张和构想的国家。

这里所说的“三条腿的板凳”,如今已变成了美国社会的现实。所谓“三条腿”,第一条腿是由政府主办的社会保障(公共养老金),这是美国人养老保障的精神支柱或底线保障;第二条腿是由雇主主办的补充养老(私人养老金),这是美国人养老保障的重要载体;第三条腿则是由家庭或个人依法设立的个人退休账户(IRA),以及个人购买的商业人寿保险、个人储蓄与投资等,这是对第一、二条腿的重要补充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美国社会保障实行的是“现收现付制”,因此,它并不需要保有太大规模的公共养老金储备,同时,为了防止公共养老金“入市”破坏或影响市场自由竞争,美国社会保障基金自创立以来一直不允许“入市”,只能购买由财政部内部发行的特别国债。

与此相反,美国的私人养老金不仅规模庞大,而且还能直接入市。根据主办方身份不同,美国私人养老金大体分为如下几类:私营部门的私人养老金、免税组织的私人养老金、州地政府的私人养老金、联邦政府的私人养老金、IRA。

从上表数据不难发现,美国养老金储备的主体不是公共养老金,而是庞大的私人养老金。目前,美国私人养老金总储备超过了18万亿美元,其规模不仅超过了美国国内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,而且更超过了美国GDP。

当然,中国还只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,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也才10多年,企业年金建立也不过10年,因此,中国目前的养老金总储备规模仍很小,大体只相当于美国的1/50。

相比之下,中国私人养老金(企业年金)发展严重滞后,其储备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这是中国养老金市场发展的最大制约和短板,相反,这正好是美国养老金市场的最大优势和强项。为此,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私人养老金发展的成功经验,全力推进中国私人养老金市场的大发展。